聊城制造医药箱处理方法(医药箱的用途)
发布时间:2024-09-26

介绍孔繁森的事迹(简略)

他牺牲后,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“向孔繁森同志学习”,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“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、无私奉献的精神”。孔繁森,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。他18岁参军,在部队干了7年,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69年复员后,他先当工人,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。

年,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,在岗巴工作三年,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、牧区,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

孔繁森同志是共产党员的楷模,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、时代先锋、领导干部的典范,是我们学习的优秀榜样。

孔繁森的主要事迹 篇1 一个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人 1979年,孔繁森第一次进藏,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。家中年近八旬的老母亲、三个幼小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妻子都让他牵肠挂肚。但是孔繁森想着党和人民需要自己,总要有人去,于是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,期盼能为藏族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
年,拉萨市发生地震,孔繁森抚养了3名因地震而失去父母的孤儿。并经常用自己的工资来资助生活贫苦的藏族群众。所以,经常不到半个月,他的工资就所剩无几了,他又悄悄地跑去献血。在一年时间里,他先后献血900毫升,并把所得的营养费900多元全部用于3个孤儿的生活补贴上。

孔繁森的故事

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,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。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。由于生活拮据,他到血库要求献血。在外人眼里,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。1993年,妻子到西藏探亲,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。由于看病,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,只好向孔繁森要钱。

故事 1969年,孔繁森结束军旅生涯后,先是成为一名工人,随后因其优秀表现被提拔为 国家干部。1979年,国家发起一项从内地向西藏派遣干部的计划,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积极争取这一机会,并挥毫写下“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、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”的豪迈词句。

年,一次车祸把孔繁森摔成了严重的脑震荡,颅骨骨折,高烧昏迷。住院治疗期间,一天,他得知一所学校发生了问题时 ,便不顾高烧未退、眼睛充血,骑着自行车赶到学校现场处理。在他和全市教育工 作者的共同努力下,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%提高到80%。

孔繁森,出生于1944年7月,死于1994年11月29日,山东聊城人。1961年,17岁的孔繁森光荣参军,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。1966年9月,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69年,他从部队复员后,先当工人,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。

年,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,在岗巴工作三年,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、牧区,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

孔繁森廉洁小故事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,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。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。由于生活拮据,他到血库要求献血。在外人眼里,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。1993年,妻子到西藏探亲,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。

聊城4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与计算方法

1、聊城市四级工伤赔偿标准包括了:一次性伤残补助金=本人工资X21个月;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75%;其他费用,诸如治疗费、住院费、医药费、护理费、营养费、交通费以及伙食费等,则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。

2、伤残辅助器具费。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。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。

3、其计算公式为:护理费赔偿金额=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(元/月)乘以50%。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。其计算公式为:护理费赔偿金额=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(元/月)乘以40%。生活部分不能自理。其计算公式为:护理费赔偿金额=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(元/月)乘以30%。

4、-4级工伤没有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与一次性就业补助金。 单位不与受伤员工 解除劳动关系 ,应按月向受伤员工支付 伤残津贴 为: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%,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%,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%,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%;若伤残津贴低于当地的 最低工资标准 的话,有单位补足差额。

5、聊城市残疾赔偿金标准是多少?如果伤者不到60岁,没有老人和孩子需要抚养,单就残疾赔偿数额为20万元。根据《新工伤保险条例》的规定,八级伤残的工伤职员通常可以获得数额为本人11个月工资的伤残补助金,这个钱是一次性下发的,由工伤保险基金赔付。

6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具体标准为:七级13个月,八级10个月,九级7个月,十级4个月;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为:七级20个月,八级16个月,九级12个月,十级8个月。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的,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加发50%。

孔繁森是干什么的?

1、孔繁森的儿子是领养的藏族孤儿贡桑。孔繁森,汉族,中共党员,孔子第74代孙。他18岁参军,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69年复员后,他先当工人,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。

2、孔繁森,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。他18岁参军,在部队干了7年,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69年复员后,他先当工人,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。1979年,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,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,请人写了“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,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”的条幅。

3、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。1992年,拉萨市附近发生了地震。曲尼、曲印和贡桑三个藏族孩子失去了亲人,成了孤儿。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已的身边,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扶养他们。一天夜里,孔繁森悄悄地来到医院,请求献血。医生见他年纪大了,身体又不好,没有同意。经孔繁森再三恳求,医生才勉强答应。

4、第二次进藏,孔繁森任拉萨市副市长,分管文教、卫生和民政工作。任职期间,他跑遍了拉萨市8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、村办小学,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殚精竭虑。在他和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,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%提高到80%。